乙明邨店 - 【我家地區報】報導 - 家園便利店有平貨更有溫情

3元一包蘇打餅、10元一大包麥片、豆豉鯪魚平絕各大超市......還有更多更多......。



在「家園」便利店看到的物價似時光倒流,邨內街坊笑住買「平貨」之餘,一班「鬼馬」員工更為社區譜出不一樣的鄰舍交響曲⋯⋯。



社區是我們的生活地、成長地。每天都滿溢著溫馨人與事。每一故事都充滿著人情味。



我們感謝「我家」地區報刊,刊登「家園便利店」沙田乙明店的街坊、員工、店長及總幹事Madam 的「日常事」。



讓我們一同細味這份「情」與「味」



讀者可按此瀏覽:我家地區報



 



家園便利店有平貨更有溫情 店長阿宇:老友記入來其實想聊天



 2020-01-30

 

家園便利店有平貨更有溫情 店長阿宇:老友記入來其實想聊天


 



 



 



3蚊一包蘇打餅、10蚊一大包麥片……在「家園」便利店看到的物價似時光倒流,邨內街坊笑住買「平貨」之餘,一班「鬼馬」員工更為社區譜出不一樣的鄰舍交響曲。



 





在「家園」總幹事鄭小姐( 右一) 帶領下,店長阿宇( 左二)、店員Sam 仔( 右二) 等均在歡樂環境下工作。左一為「家園」合作機構「創業軒」經理張先生。



 





 



店長阿宇:老友記入來其實想聊天





沙田乙明邨是記者成長的社區,依稀記得區內30年老餅店的新鮮出爐蛋撻香味。餅店5年前終於結業,由一間名為「家園」的社企便利店頂替,當初對「家園」便利店感好奇,是出自祖母的一句:「樓下間細士多買早餐麥皮平好多啊!」「家園」是本港首創以不牟利連鎖店形式,所有食物及貨品均以貼近來貨價出售,專為弱勢社群服務的便利店,同時聘請超過一半傷殘人士,提倡傷健共融的社區。



 







Sam仔和店長阿宇分別在「家園」工作兩年和三年,他們感受最深的是「街坊情」,阿宇笑說:「許多時候,老友記來店內不是想購物,而是想有人跟他們聊天,我盡量有時間都會停下來跟他們聊,他們許多時候會反過來關心我們,經常問我們吃過飯沒有。」在店內他們稱殘障員工為「朋友仔」,但阿宇坦言客人都以禮對待,不時會稱讚「朋友仔」,甚至看到他們面對貨品上架的困惑,會說:「阿仔,這盒打直擺會好些。」阿宇直言相比過往在大型超市裡的顧客走馬看花,「家園」便利店卻是一個溫馨的家。



訪問期間,隔壁茶餐廳門外一名老伯伯從椅子上滑下來,阿宇聽見「啪」一聲立刻跑過去扶起伯伯,他笑中又帶點嚴肅地說自己像「警報器」。



 





人稱「Madam」的「家園」總幹事鄭小姐輕鬆與員工相處打造歡樂環境。



 



「就是這樣,服務屋邨要全天候啟動『警報器』。」





的確,街坊們對「家園」成員視如家人,阿宇更收藏著街坊送來的自製「大吉」,那是由「家園」購入的過年糖果改造而成的心意。



 





將貨物上架和收銀是Sam 仔最主要的日常工作。





【學執貨更學認路 把關懷送到人家】



作為店長,阿宇憑帶領傷健人士獲得無比的滿足感,見證他們每一小步的成長,就如同孩子學走路一樣,充滿著期待感。他形容「家園」給予許多空間讓員工發揮,就好像四個月前張經理提議「外送服務」,阿宇不忍老人家、「大肚婆」拿重物,於是一口答應讓「朋友仔」嘗試新工作,安排Sam仔成為外送隊隊長。Sam仔直言自己首次擔任重要任務,開初完全毫無頭緒,連最基本的路線都不知如何走,但在身邊同事鼓勵下,他努力練習遊走社區,熟悉每一處地方,他笑說:「現在有數得計,雲雀樓送最多!」Sam仔最滿足當送貨物到街坊家門,按鈴後聽見一句「辛苦晒!」是一個證明自身價值的鼓舞。



 





為沙角、乙明和博康街坊們送貨品到家門。